七月流火,蝉声织梦。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古宫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联合古宫残疾人之家及黄埭古宫幼儿园开展“霞彩军魂 共绘八一”主题活动。

下午,热烈的午后阳光把古宫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镀上一层金色。一阵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从活动室里传出,13位银发长者、8位残障居民与5名“小小志愿者”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围拢。一条10米雪白卷轴铺展在地,像一条等待被唤醒的长城。今天,他们要共同完成一幅名为《军旗映晚霞 童心伴银龄》的手绘长卷,用色彩向建军98周年致敬。

80岁的李爷爷是抗战老兵,他手执特制的加粗画笔,在画卷上落下一笔深红——那是1927年南昌城头的第一面军旗。笔锋颤抖,却带着岁月磨不灭的坚定。“当年我12岁,给红军送过信,今天我要把当年的颜色传下去。”老人话音未落,7岁的壮壮蹲在他身旁,用天蓝颜料给军旗补上一条澄澈的飘带,像把天空也缝进了历史。五彩颜料在老少指尖交汇,历史与未来在同一幅画里握手。

为了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无碍创作,中心准备了“无障碍绘画包”:低敏颜料、可弯曲画笔,还有志愿者一对一协助。轮椅上的残障人士顾叔叔无法握笔,便把掌心涂成迷彩绿,重重按在画卷上——一排排“迷彩掌印”瞬间化作和平的足迹;听力障碍的杨姐姐用荧光笔画出一条蜿蜒的雪山,旁边的孩子自发用手语打出“加油”,无声的鼓励比颜料更亮。

两点半,画卷进入尾声。中心工作人员按下快门,为这幅尚在滴墨的作品拍下第一张“全家福”。阳光穿过树梢,恰好落在八一军徽上,像给这幅跨越三代的作品镀上一层永不褪色的荣光。

活动结束,中心宣布将《军旗映晚霞 童心伴银龄》永久陈列在长廊主墙,十米长卷不再只是八一节的仪式,而成为古宫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最鲜活、最温暖的“公共日记”。军旗不老,童心常青,银龄与稚子在这里共同把爱国的颜色,一笔一笔涂进了漫长岁月。

标题:霞彩军魂 共绘八一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jj/5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