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本报记者严海林宋杰庭崔杨洋张黎刚

鼓励小学在下午3: 30后在校园内开设系列博物馆课程,利用现代新闻技术在区域内建立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 hellip& hellip日前,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利用博物馆资源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意见。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云集的苏州,学校和博物馆如何互动,丰富和完成博物馆课程?

教育博物馆: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位于洪毓巷的苏州教育博物馆作为展示苏州教育形象的新窗口和传播苏州文化教育的新平台,自开放以来一直在探索青少年博物馆课程。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苏州教育博物馆第二教室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得到学校的认可,这个隐藏在巷子里的花园式博物馆也成为家长眼中网络名人的出拳之地。

苏州教育博物馆馆长叶民告诉记者,苏州教育博物馆目前开设三大课程,分别是面向全民未成年人的课程超市,为孩子提供多种选择;依托馆藏资源的专题课程,如古建筑、楹联审美教育;图书馆-学校合作课程是根据学校的需要私人定制的。

以馆校合作课程为例,近年来,苏州教育博物馆与苏州实验小学、苏州邓氏美蓉中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开展了联合建设活动。2008年8月31日,苏州焦波和苏州平治实验小学成立了一个小讲师团队。在校期间,每次安排六名学生来图书馆讲解,寒暑假每周一次;2006年10月27日,焦波与苏州市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基地;2006年4月18日,焦波与苏州振华中学联合开发了“振华小微课程”,文案包括了解苏州教育史、讲授讲解政变、练习中英文讲解,开启了图书馆与学校合作的新模式。

除了引进学生,苏州教育博物馆也在努力给学校送课程。今年5月,以一幅绘画字母为主题的江浙沪鄂十市抗疫期间儿童绘画字母绘画字母展在苏州教育博物馆开幕,展出了1000多幅儿童绘画字母。9月,苏州的博士、政治教学大套餐向党展示了孩子们的心声: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进入苏州市多所学校举办联展、巡展。抗疫画信展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从学生被动参观博物馆,主动向学校送展,到馆校合作教学,丰富教育手段,探索课程深度的联动。

校园博物馆:校园的不同景观

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苏城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博物馆资源,为博物馆创建校本课程。有些学校甚至有自己的校内博物馆。

在高新区郑文小学的红领巾168空室里,有一个师生共同建造的文化博物馆。和校外博物馆不一样,有小孩子小时候用的东西,一双呢子鞋或者一颗乳牙;还有父母年轻时的作业本和证书;还有爷爷奶奶时代的旧物,比如暖手宝或者化妆盒& hellip& hellip不仅如此,文化馆还收集校外的老师朋友捐赠,卢春华校长捐赠的老式水壶,曾经风靡家家的黑白电视机,老投影仪捐赠给学校的老式电影放映机,苏州市范仲淹研究会捐赠的8米长的纸卷等。每件物品背后都珍藏着一段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该校神秘博物馆的老师叶告诉记者,文化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也是进入教育教学的一步。学校通过组织了解现状。宝藏和知识& lsquo宝藏,比如说& lsquo宝藏,通行证& lsquo包等活动,希望孩子们能接触历史,发扬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体验成长,体会人生真谛;传承精神,感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品牌。叶对说道。

百年名校苏州三中的校园里,还有一个地震科普博物馆。自1976年11月学校建立地震预报站以来,苏州市第三中学的教师们40多年来反复进行地震预报,也是苏州市九大地震前兆监测站之一。由玻璃金字塔、长廊、红色小建筑组成的地震科学博物馆建筑错落有致,独具魅力,成为苏州三中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三中地震科学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多年的记录和古老的地震仪器,还可以看到一台由学校地震学家制作的地震监测仪,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台利用重摆原理进行预测的地震监测仪。地震科学博物馆还设有监控室和vr体验室,使其成为集展示、监控、体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技探索场所。

2000年11月,苏州市教育局将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课程基地建成市级课程基地。2019年11月,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科学馆被命名为苏州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课程基地有2名专职教师和18名兼职教师。所有专任和兼职教师都有能力科学规范地讲解地震知识。为了方便兴趣小组师生下载学习全省台站监测新闻,基地还申请了江苏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库账号,供师生学习地震前兆记录和分析。目前基地还开设了地震科普校本课程,并安排到课程中。

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科学课程基地教师周洋表示,苏州市第三中学是苏州市第一个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学生来参观学习。基地不仅对学生开放,市民也可以预约参观,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地震知识。

日间博物馆:苏城青少年的另一项研究

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众多的苏州,利用周末、寒暑假进入博物馆已经成为苏州市青年学生最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但在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名单中,历史文化场馆只有17个,其他13个类别名称中有博物馆。据统计,自2006年7月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启动以来,历史文化体验站签到总次数达到246288次,13个有博物馆的体验站签到总次数达到296089次。

苏州十二生肖邮票博物馆作为苏州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之一,是青少年流行的打卡场所。为了提升学生体验,生肖邮票博物馆不断开发适合青少年的博物馆课程。据馆长李煜介绍,十二生肖邮票博物馆自年开馆以来,已经开发了27种体验课程,包括自制生肖信封和十二生肖木刻年画的工艺体验。博物馆还允许未成年人通过讲座和科普互动,以邮票为载体,了解以前流传下来的中国十二生肖文化。

苏州式花窗博物馆位于平江新城,是一个私人博物馆,看起来很小,但却是中国第一个苏州式花窗博物馆。除此之外,还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博物馆负责人蔡小兰告诉记者,苏式花窗是中国先民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与中国先民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和和谐性。建立苏式花窗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继承、复制,让更多的当代人感受到花窗、古典家具、中国以前传下来的古典建筑的美与雅。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让更多的人分享苏州木文化。蔡小兰认为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意见》非常及时,尤其是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博物馆的学习不同于学校课堂的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不同的博物馆向孩子展示不同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孩子可以在博物馆获得更多丰富多彩的知识。苏州教育博物馆副馆长陈丽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学习是有趣的、互动的、有主题的。孩子从二维走向三维,让平面学习当场变成了我的三维学习。他们的五官被调动起来,记忆更深刻。相信随着《意见》的发表,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从中学习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标题:[本地]苏州学生这样上博物馆课程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2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