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0字,读完约2分钟

口头提交人:袁志明

1967年进入苏伦工厂,1998年底因工作调动离开苏伦工厂。在我的脑海中,我不时会看到我在苏伦工厂工作时的场景。进厂后,我在车间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人。1976年底,我是组织选拔培养的年轻干部之一。1977年初,我被推荐到管理职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相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得到了全面落实。贯彻好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调动最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这在当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1979年,全国开始拨乱反正,苏伦工厂党委成立了政策执行办公室。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办公室?因为苏伦工厂是一个7000多人的大工厂,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的干部职工更多,我记得有1000多人。文化大革命虽已结束,但冤假错案仍有积压,遗留问题客观存在,压制缺口未清除,严重阻碍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在当地党委的部署下,苏伦工厂专门成立了由党委直接领导的政策执行办公室。我担任政策执行办公室主任,还抽调了30名政治素质好的年轻干部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所谓的文革案件逐一进行审查。我也记不清和办公室的同志们连续奋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六年的认真检讨,我终于推翻并平反了多年来被冲击冤枉被错判的同志们一直被压着的假话。

苏伦工厂是全市重要的公司,很多员工都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当时在党委的部署下,我们详细梳理了很多政策执行对象,首先完成了这些对象的善后工作。随后,192户文化大革命期间财产被盗的家庭实施了归还财产被盗物资的政策,并召开了四次大型全厂政策执行会议。我记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都来参加会议了。我们还密切关注受影响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政策执行情况,并逐一恢复他们的身份、职位、福利和补发工资。我处理了600多位同志。我清楚地记得,当工厂第一批党委和行政负责同志和我一起代表党组织宣布平反这些受错误影响的同志时,他们一个个泪流满面,有些人泪流满面,所有的委屈都得到了释放。没有经历过这一幕,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感受。接下来,这些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无私,不分时间和报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就业积极性。

(待续)(口头安排:新月)

标题:[本地]难忘在苏纶厂的日日夜夜(上)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2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