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2字,读完约2分钟
口头提交人:袁志明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通过工厂党委的部署和市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开始对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段历史时期,工厂里一些被错判和解决的职工进行了梳理和检讨,逐一甄别,只要符合执行政策的条件,坚决按政策办事。
通过这一实践,苏伦工厂的干部和工人的团结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工人对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当时,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各省市的报纸都有重要报道。对此,我深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后,全国呈现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给苏伦工厂带来了春风的大好局面,也为加快苏伦工厂的快速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执行政策的岗位上,我也是一名纪检从业人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苏伦工厂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其职责是纠正党的作风,调查和处理纪律案件。当时纪委只有两个机构。我从一个专职的纪检干事开始,到一个专职委员,副厂级的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伦工厂是一个大工厂,有7个总党支部和31个党支部,党员近700人,干部600多人。我在纪委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年左右,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工厂纪委不仅保护了公司的合法生产经营,而且严格按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违纪案件。苏伦工厂纪检工作取得成绩,得到了上级纪检部门的肯定。我是全省纪检战线第一个被评为劳动模范的纪检干部,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肯定。
苏伦工厂成立已经125年了。我的祖母和我的母亲曾经是苏伦工厂的工人。我在苏伦工厂工作了30多年,把我最好的青春献给了苏伦工厂。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我经常怀念在苏伦工厂工作的日子和夜晚,对苏伦工厂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苏伦工厂已经关闭多年,但幸运的是,苏州档案馆和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完美地接收和保存了苏伦工厂的档案,这将对今后研究这段历史和继承苏伦工厂员工的无私奉献起到很好的作用。
(口头整理:本报记者心悦)
标题:[本地]难忘在苏纶厂的日日夜夜(下)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2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