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3字,读完约4分钟

3月21日至22日,江苏省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会议在苏州召开。代表们视察了乔峰街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 乔峰位于苏州古城的西部,面积34平方公里。1994年,它从镇上撤下来建了一条街。注册人口63000人,流动人口230000人,总人口近300000人 2018年,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5.5亿元,综合实力位居苏州街道(乡镇)前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农民“进城上楼”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外国人带来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社区治理方面,已经成为街道的“成长烦恼” 近年来,乔峰街积极探索“中心+社区”社区治理创新、基层党建“一核心多”模式、“n+x”行业委员会自主管理等社区治理实践,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明确边境社区服务中心专注于“政务”。“传统的社区模式存在着小而全、政务不分、干群不亲、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缺点。” 以乔峰街为例,原7个社区居委会中的108个和150名社区工作人员被固定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处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等一线事务,经常看着没人来。做完事情后,我刚离开大厅去拜访居民,投诉信就来了 乔峰社区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唐国华激动地说 2015年,乔峰街创新探索了“中心+社区”模式。在辖区的东、中、西部设立了三个社区服务中心,行政职能划归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职能下放到社区居委会,实现政务公开。居住事务分离 通过梳理服务清单,社区服务中心可以一站式为辖区内居民办理68类209项政府行政职能 三个社区服务中心的18名普通社会工作者承担了原社区居委会大厅108名工作人员的业务量,其余90名社区工作者全面融入社区网格,做好细致的服务内容 乔峰街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建立了“生活乔峰”应用和“富民增收雷达”等信息管理系统 “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终端采集,一个平台管理,一个数据共享’来建立一个居民信息许可数据库,为将来实现多业务许可共享和网上审批打下基础,最终达到‘少民行走,多民办事’的政府服务效果 乔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周晓明确表示 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扎扎实实开展“住居”工作。乔峰街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始终,把党旗深深扎根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通过把党委建设成社区,把党支部建设成社区,把党组织建设成走廊,把党组织建设成网格,把社区“党的房子”作为桥梁,把党组织建设成领导核心,把党员干部建设成根本力量。社区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公司、专业社会组织“两个代表一个委员”和群众“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网格推送”模式 一方面,在90名社区工作者将社区网格化后,他们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四级网格化”体系,充实了网格化人员的力量,建成了覆盖整条街道的“社区网格化” 通过抓电网建设,宣传政府政策,了解居民需求,做好服务内容,街道开辟了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鼓励社区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代表和其他成员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治理,并建立“n+x”行业自治管理委员会(“N”指业主代表按法定比例产生,由业主选举产生;“X”指业主社区中的党代表、NPC代表和CPPCC成员,他们自动生成业主代表资格) “我认为,如果社区想要和谐与稳定,业主代表和行业委员会必须负责任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民意代表,带头为群众服务,在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经过练习,我感到充满信心。这种互动模式也是我们社区和居民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 西津桥社区党委书记顾在谈到居民自治时,对的“n+x”模式前景非常乐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乔峰街的一系列社会治理模式,在深化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6年,第54届省社科院“决策咨询专题报告”特刊发表了《乔峰经验: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启示》一文,得到了当时江苏省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要批示 2017年,省民政厅主要领导实地考察乔峰街时,也称“这是社会治理终结时的治理创新” 在全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会议上,乔峰街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再次受到多方关注和讨论,得到了全省民政系统的肯定和认可 (谢德宏)

标题:打通服务百姓“最后100米” “枫桥实践”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12824.html